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为使团员们铭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建立付出的心血,向那些曾经为抗战胜利浴血奋战的老兵们致敬,提醒我们继续为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努力,写出应该属于我们的辉煌青春。电气自动化所14级硕士班团支部举办关于“敬礼,老兵”的“微话题”活动。
2015年4月17日晚6点,班级团支部成员在电机工程楼102集体观看《敬礼,老兵》历史纪录片。在观影期间,大家都全神贯注。纪录片由9位老兵的故事串联而成:从投笔从戎的参战历程,到战时前方的浴血奋战,后方医院的生死时速,再到日军投降后老兵见证整个南京城久违的欢乐场景。是他们挺身而出,横刀立马,从此枪林弹雨,舍生忘死逐日寇。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脚下这自由的国度,我们怀中这从容的幸福。在这个全民皆战的特殊年代,很多无名英雄,只留下决心书,决心为国家牺牲。尽管有些老兵已然行动不便,但提到敬礼,立马来了精神,仿佛回到保家卫国、驰骋沙场的年代。他们告诉我们,老兵们只是做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该做的事情。老兵们共同的一句话——“我们不怕死,只是怕被遗忘”令我们震撼不已。
2015年4月17日晚6点,班级团支部成员在电机工程楼102集体观看《敬礼,老兵》历史纪录片。在观影期间,大家都全神贯注。纪录片由9位老兵的故事串联而成:从投笔从戎的参战历程,到战时前方的浴血奋战,后方医院的生死时速,再到日军投降后老兵见证整个南京城久违的欢乐场景。是他们挺身而出,横刀立马,从此枪林弹雨,舍生忘死逐日寇。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脚下这自由的国度,我们怀中这从容的幸福。在这个全民皆战的特殊年代,很多无名英雄,只留下决心书,决心为国家牺牲。尽管有些老兵已然行动不便,但提到敬礼,立马来了精神,仿佛回到保家卫国、驰骋沙场的年代。他们告诉我们,老兵们只是做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该做的事情。老兵们共同的一句话——“我们不怕死,只是怕被遗忘”令我们震撼不已。

连日来,解放军报一版连续推出10余篇“向习主席报告·老红军老八路的心里话”稿件,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前辈们不仅信仰坚定,而且思想年轻。没英雄的民族不幸,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不可救药。
随后,大家在微博上展开此次“微话题”关于老兵福利机制及落实情况的讨论。在线上的1个小时时间内,大家都积极发言,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分享给其他团员,并对他人的看法给予评论。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现在的老兵政策还十分的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些为战争而残疾的老兵,他们为战争奉献了自己的健全的四肢,甚至于在战争中被俘虏经受了惨无人道的虐待,仅仅因为没有坚持到战争结束就被国家所忽略,老兵政策迫切需要完善和深化,他们需要公平的对待。还有些人生活中对军人的许多优惠都颇有微词,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那些艰辛。还有今日在网络上热议的“抗战神剧”中手撕鬼子这种荒谬的桥段,简直是对老兵们的浴血奋战最大的侮辱,如果我们当年是被这样一群能力低下的民族欺凌的,那也是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最大侮辱。现在很多人只有在特定节日才会想起来去关怀下老兵,就像大多数人只在“学雷锋日”才有做好事的想法一样。我们不应该,媒体也不应该,只在短时间内去关注老兵,而应将此作为每天的日常事情来对待,老兵们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怜悯,而是一世的尊重。
其实我们周围有很多老战士都被遗忘了,他们的生活甚至比很多普通的老人都要孤独。我们不仅要想到他们如今的生活,也要想到办法去帮助他们。他们身上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是一种崇高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要让他们得到幸福。 尽管现在歌声已经取代了枪声,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但,那段历史不该被遗忘,那些人,始终活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时间请等一等,让我们来得及好好慰问可敬的老兵,告慰逝去的岁月,告慰逝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