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周二下午,“实验报告及通识课论文写作能力提升训练”小组成员何哲楠、陈宇晨在东1A-210教师休息室邀请了赵晖老师,对其进行了一次关于论文写作的采访。
赵晖老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招牌式人物。他治学严谨、教学踏实的作风早已得到校内外各界的认可。他在浙大执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现代中外关系》两门课程。他的课程作业任务主要是论文,而根据上课同学的反映,他对待论文的态度非常认真,这份严谨也传递给了班里的同学,大家都感到获益匪浅。
![]() | ![]() |
这次采访主要问及同学们在人文类学科的论文中常犯的一些错误。在采访中,赵晖老师表示:“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好的选题。很多同学常常范的一个错误是选题过大。比如有人选择‘中苏关系问题’作为论题,这个问题要想阐述清楚,已经可以写好几本大部头的书了。作为一个本科生和初学者,应该尽可能将问题细化,比如选择‘西安事变中少帅的决策依据’这样的小问题来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将问题分析地更加透彻,自然也可以得到高分。
另一个问题是选题重复,一些问题的探索前人早已做出完整严谨的研究,在我们史料不及他们,经历不及他们的情况下,盲目重复他们的观点是一种低级的论文水平表现。我们大可以选择一些史料刚刚披露,或者前人研究中出现不足的地方进行思考。
做历史类研究问题,同学们还经常犯的两个素养问题是:1.用今天的价值观去判断历史人物的选择;2.对一些历史判断盲目接受,在并没有史料依据的情况下盲目使用。这些问题都是要克服的。
那么,为了写好一篇文论,我们可以先从阅读资料开始。在选定一个问题后,寻找相关的材料,并整理其中可以利用的点。这样既可以避免低级的重复,也可以找到很多新鲜的资料。对论文写作大有裨益……”
交谈结束后,小组成员都感受到了赵晖老师对学术问题严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他的这些信息对小组接下来的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何哲楠/文 陈宇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