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4-2015学年度团的活动的一部分,并为了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磨炼自我耐力与毅力,发扬浙大西迁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 建设活力团支部 放飞青春中国梦,我们超大所博士班团支部与超大所14级硕士班团支部联合组织了“大学·青春行”的主题团日活动。
2014年10月25日,我们团支部的成员早早起床;同学们兴致颇高。虽然今天是礼拜六,或许大家会习惯性地晚起一点儿,但是同学们都在预定的7:30之前到毛像集合,颇为难得。有些随性,有些故意。可能是清晨的缘故,老和山上“人烟稀少”,山下太阳光虽然是火辣辣的,但一走进这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泉沛林茂的林子,顿感凉爽宜人,心里暗暗庆幸来得正是时候,老和山的静雅是另有一番韵味的。
攀上老和山的七百余级台阶还是挺考验人的,稍事整休,大家继续前行。仰头望去,老和山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我们的目标是海拔313.7米的主峰“北高峰”。老和山的山路设计十分高明,有时平缓安全,有时陡峻危险,有时沿途远景甚重,有的只感在林中穿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也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但最终的高点是一致的。我们一面爬山,一面谈笑风生,山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耳边传来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很是惬意。早就听说杭州推崇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爬山时感觉这种理念也渗透到了山林里的方方面面,比如山路边有块块路牌,上面或写着善意的警句,或写着励志的小诗,“保护林木,爱惜环境,珍爱生命”的人文概念不离其宗。这些路牌运用诙谐的语言,拟人化的口吻的形式很容易让人们所接受。另外我们还发现路边的垃圾桶都被做成了褐色的树桩状,和自然环境完全和谐统一了。
当我们爬到三分之二处时,眼前锋回路转,山路突然变得陡峻了,看似中庸之路原来也暗藏玄机。眼看“北高峰”就在头顶上方了,只好运了丹田之气开始真正地登山了,爬着爬着渐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时会有登山人大步流星,身轻如燕地超过我们,好惭愧自己平时不锻炼,临时来抱佛脚了。当我们大汗淋漓地到达山顶时,油然而生的还有一种微微的成就感呢。在繁重的科研、学习之余,放松了身心,强健了体魄。
在凉亭小憩,鸟瞰片片白云下的杭州城,心旷神怡,想起一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风微微吹拂着,不但凉爽还夹含着淡淡的松香味道,深呼吸一下,顿觉神清气爽,想象中闲云野鹤般的意境也不过如此了吧。在此我们组织讨论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团体。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了,恋恋不舍地望了望天空与大地,决定下山了。下山的途中发现往上登山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结伴而行,有的单枪匹马,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手拿毛巾,肩背水壶,一副短打扮轻装上阵,一看就是老和山的常客。老和山的美丽并不仅仅是有迷蒙的云雾,苍翠的林木,迥然之美,更重要的是它百多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和现代人富有人文内涵的设计理念。离开时不禁再抬头眺望“北高峰”,阳光下的它好象一位暮智的老友,暝暝之中在期待和我们的再次相聚。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足。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优美的风景,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当我们历尽奔波、到达终点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了运动的意义。虽然辛苦,却也值得;虽然疲惫,却也快乐。
正如攀登科研的高峰,正如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要大费周折,但是这值得我们为之奋斗。而且,在这其中,个人与集体,都要同时努力;在团结融洽的氛围中,大家奋勇拼搏,用汗水和智慧共同浇灌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