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友,良师益友——记电气学院2013级“新生之友”师生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3-10-21来源:热博rb88体育官网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量:211

为了给学院内参与“新生之友”项目的老师与同学们构建合适的沟通平台,关注开学两个月来新生们的学习与成长,20131019日下午2时,电气学院2013级“新生之友”师生交流会在紫金港校区白沙综合楼师生交流吧温情展开。包括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韦巍老师、副院长马皓老师、党委副书记王玉芬老师在内的12名“新生之友”参加了此次交流会,交流会由副书记刘翔老师主持。

党委副书记刘翔老师首先对“新生之友”项目及交流会流程进行介绍。“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是学校教职人员与本科一年级学生寝室建立联系,开展学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制度自2011年开始展开,于今年再次实现新生寝室的全面覆盖。该制度旨在以老师与新生寝室结对的形式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科、认识大学教育,在项目开展的两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紧接着,由马皓老师向新生介绍学院概况。马老师从学院93年悠久历史谈起,强调电气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向新生详细解释学院学科设置的区分与联系,并讲解了包括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优秀的教学资源、坚实的科研支撑以及院内外众多奖助学项目在内的丰厚深造资源。确认进入电气学院学习后,新生更可以报名加入学院特色教育班——爱迪生试验班,利用学院资源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学院还与行业领先的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选拔优秀毕业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接触工程研发工作。

王玉芬老师则与同学们分享了之前两年的“新生之友”工作体会。王老师提及,新生大都反映大学生活十分忙碌,远没有想象中轻松,作为帮助新生适应全新环境的辅导老师,可以从新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入手,与新生沟通交流,发现特殊情况可以向班主任及时反映,让班主任多加留意与予以帮助。“新生之友”项目已开展两年,连续参与的老师可以鼓励新生寝室与高年级寝室进行沟通:同龄人之间更可能有相同的感受与困惑,在交流中也能更加放松。

 

 

 

在第一届“新生之友”制度中获益良多的2011级自动化专业吕鹏程同学也来到交流会现场,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体会与收获。吕同学谈到“方法总比困难多”,并且,与学长组制度相较,老师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科研、教学经验,这些对新生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然而这不代表老师们会像高中一样交待新生需要做哪些事情,新生要学会主动利用大学资源,挖掘价值,如果保持消极被动,新生之友制度的作用将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最后,韦巍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醒新生在大学要保持积极探索,勤奋刻苦的精神,不能沉迷在游戏中;同时鼓励同学们在大学这个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利用资源,拓宽视野,不断寻找并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早日成为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人才。

老师们发言完毕之后相继落座。举办方为老师同学们准备了茶点和饮料,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每个新生寝室的四位同学与自己的联系老师零距离围坐在一起,或兴致勃勃地交流对大学生活的体会,或向老师表述自己的迷茫与困惑。此时,老师已不再是讲台上严肃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可以与之分享生活琐碎,寻求必要帮助的伙伴。

 

 

 

新生之友制度在其开展的两年来不断成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师生交流形式越发丰富多样。在学院与各位老师的关注、支持和帮助下,大一新生们那向前的脚步将少一份迟疑、多一份坚定,少一份迷茫、多一份力量。

 

文:李欣雨 / 图:陈叠